三、2020年技術市場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重點任務
(一)開展新時期技術市場發展戰略研究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戰略部署及要求,加快開展新時期技術要素市場發展戰略研究,把握技術市場發展新形勢、新趨勢,提出建設現代技術要素市場、支撐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和改革舉措。參與推動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研究提出加大技術交易增值稅和技術轉讓所得稅政策適用范圍的政策建議,積極培育和扶持適應新時期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技術要素市場環境。
(二)推動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改革發展
加強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縱橫聯動、協同發展。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經濟區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城市群建設,重點推動國家技術轉移集聚區、東部中心、南方中心、西南中心等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形成我國技術轉移服務體系的骨干網絡和區域樞紐。研究推動建設一批跨國別、專業性的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有效增強我國技術要素市場對全球科技資源的集聚配置能力。
(三)探索建設現代技術交易市場
充分利用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在具備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現代化技術交易市場,研究建立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數據要素相結合的現代技術交易機制和交易管理制度,開發適合技術交易的新型金融產品,創新技術產權融資方式,形成技術資本化、產權證券化的有效模式,加快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產業化。
(四)加快優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組成
加強對技術轉移機構發展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快推動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建設。加快完成年度國家技術轉移機構考核評價工作,結合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趨勢新需求,根據考核評價結果,增補建設一批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參與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鼓勵科技企業與高校、院所及地方政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研究發布新型研發機構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全國新型研發機構信息平臺和數據庫。鼓勵地方培育本區域技術轉移機構,引導技術轉移機構提升市場化、專業化服務能力。
(五)深化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加快完善“大綱+基地+教材+師資”四位一體的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體系,出臺《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管理辦法》,加強對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的考核評價,在符合條件的地方加快布局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落實《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大綱》要求,建設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師資庫和試題庫,開展初中級技術經紀人、高級技術經理人培訓、考核和備案工作。指導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以《大綱》為教學核心,以基地依托機構為實施主體,選擇符合《大綱》要求和本地需求的培訓教材,規范化、制度化開展技術轉移從業人員能力等級培訓工作。
(六)聚焦“硬科技”提升科技成果直通車工作
在總結前期科技成果直通車經驗和模式的基礎上,持續完善集聚政府、高校、院所、科技企業、技術轉移機構、投資機構五方聯動的技術轉移服務機制,推動科技成果直通車為促進硬科技發展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提供服務支撐。圍繞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5G通信、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領域,在具備條件的城市、國家高新區和產業集群組織開展科技成果直通車“硬科技”專場,促進“硬科技”技術成果與資本、人才、產業深度融合,加速硬科技成果的流通配置和轉化應用。
(七)提升技術要素市場管理及服務水平
夯實技術市場和成果轉化管理體系工作基礎,明確技術要素市場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職能,推動地方以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為核心,構建更加完善的技術要素市場發展環境。做好科技成果登記職能交接工作,梳理和完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體系和管理流程,推動修訂《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規則》和《科技成果登記管理辦法》,優化科技成果登記制度,探索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與科技成果登記工作融合促進。開展技術市場運行監測和分析,為我國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提供政策建議。落實《“十三五”市場監管信息化工程框架方案》任務分工,推動建立國家科技成果公共服務平臺,統籌科技成果信息和服務資源,面向社會提供科技成果轉化信息服務。